“另类作文”尴尬了哪个
小学生的“另类作文”无论从哪一点说,都不够健康向上。是他们大胆还是故弄玄虚以吸引人眼球?都不是,这其实是写出了他们心中的真实。小学生“另类作文”,尴尬的不是小学生,恰恰是大家的成年人,是大家的教育。
当下大家的成人世界能给孩子的是一些什么?成人作品里没婚外恋、婚外情不成作品,而儿童作品中也不乏“早熟”的情节,这是其一。
其二,大家的孩子生活体验其实并不丰富,没丰富的生活体验,从精神生活到现实生活都非常“沙漠化”。社会存在是最好的教程,若要让小学生作文返璞归真,还要从成人世界做起。
评论》》
他们被环境激素催熟
笔者以为,现在这个社会无处不见“情”和“爱”,“性”和“裸”。“一脱就出名”,“一裸就显灵”充盈了大家的视线,整个社会可以说是“性趣”盎然。所以,小学生们耳闻目染,自然也就“苍者苍,黄者黄”了。
瓜果自然成熟,果实才会香甜。用催熟剂人工催熟,那果实不是纯甜而是畸形。现在的小学生们“早熟”,是社会环境的“催熟剂”和“激素”催熟的恶果。一些小学生在这种成长环境中,势必是“情爱”十足,“性”趣盎然了。他们对那些卿卿我我、人约黄昏的风流故事津津有味,陷入其中。本来小学生们的思想纯洁得像一张白纸,对什么是爱情,什么是婚外恋一知半解,可目前却一个个非常感“性趣”,有的则不务正业,这样下去,荒废了学业,虚掷了宝贵的光阴,又影响了身心健康和成长。
好坏的榜样都是无声和无穷的。孩子的健康成长,需要好的社会环境。家庭、学校与整个社会有责任为小学生打造好的成长环境。小学生的“雷人”作文,归根到底是社会这个大环境导致的。假如不净化社会风气,到处添加害人的“激素”,那样最后只能致使小学生成长过程中的“畸形心理”,这当引起全社会的高度看重和深刻深思。 在惊讶小学生“另类作文”时,不如静下心来认真考虑一下成人世界的事情,可能这才是最客观的态度。
免受信息污染”是孩子的权利
教育家梅贻琦说:学生没坏的,坏学生都是教坏的。将“教育决定论”推及“小学生作文中泛成人内容描写”,则可以说:小学生没心灵媚俗的,媚俗都是教坏的。
在作文比赛中,露骨地写婚外恋,写早熟文字,确实有“争奇斗艳”心态作怪。为了摆脱陈腐的作文框架和公式化语言,矫情地“装成熟”,标新立异,成为学生们的行文逻辑。无可不承认,这种炫耀性反叛,跟灌输式、模板化的作文教学分不开。
但仅将“小学生作文恶俗”的怪近况,归咎为作文教学方法不当,有失片面。小学生们“大片沦陷”,其实跟互联网年代信息垃圾的渗透难撇清关系。学者陈超在《传媒膨胀年代“为什么要用诗的形式发言”》文中,就曾指出:“今天,大众传媒的高度膨胀已形成了可怕的信息污染。他们不惮于恶俗地搜奇猎怪,以很多无聊的信息充塞着大家的头脑,使人在信息漩涡里全速坠落,无暇分辨”。
“环境塑造人”,文化垃圾的泛滥,势必使得孩子的价值观“白纸”上,涂满了污秽恶俗的色彩。没健康文化屏障,将耳可濡目可染的暴力、色情信息同孩子们隔离开来,孩子们对社会的认知、生活观的建构,就会自然而然地扭曲变形。而文字成人化,只不过他们心灵地基偏斜下的“伪成熟”。
社会是学校的放大版,寓教于细枝末节中。小学生的文思媚俗化,当遭谴责的不仅仅是校园填鸭式教学,还有传媒打造、社会充溢的信息环境的负面教会。良性的儿童保护机制,亟须打造。
“免受信息污染”也是种权利,对于孩子,尤不可忽略。当陋俗横流的土壤洁净些,当“保护儿童”变成社会知识,那样诗人柔石所言的“孩子,这是人类纯洁而纯真无邪的花朵”,也就不复奢望了。佘宗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