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培养孩子责任感的问题上,我的方法是,给孩子一个具体的工作。
为了让儿子有责任意识,我把家伙食费给他管——钱,对一个孩子子是多大的魅惑!我告诉他,大家环境不好,生活费只有天天十块钱,你可以多一点,母亲可以少一点。你吃完饭之后给母亲买个馒头送到工厂就能了。假如你把买饭的钱买了其他的东西,那母亲就和你一块,不吃不喝,把这个“窟窿”填上。
我还携带儿子一块去打工,携带他一块感受生活的艰辛。让他了解生活会面对无数的考验和磨练,只有可以吃苦才能愉快地活着。
我有意识地让儿子走进我的打工生活,让儿子亲眼看看母亲是如何在辛苦劳动,如何用汗水去挣回那每一分钱的。在炎热的夏天,购买几十公斤重的铜线和有机玻璃棒,儿子和我肩扛手提,累得汗流浃背,让他感受母亲常常一个人冒着酷暑到处奔波的艰辛,让孩子了解他今天的学习条件是多么的得之不易。
他14岁就当钢琴家教,和我一块面对日常的困境,母子同心与苦难抗争。我儿子出国留学后可以自立、自强地学习和生活,可以说正是之前的这种磨练给他奠定了基础。
从某种意义上说,孩子吃苦、战胜困难、承担责任的历程,对孩子的成长来讲是无价之宝,有这类生活的磨练,可以让孩子拥有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。这也是我在给父母的演讲中常常说的:“百闻不如一见,一见不如亲身体验!”
好多父母跟我说:“我不可以跟孩子说话,讲了就吵架!”我建议他们在情绪激动的时候不要讲话,维持沉默。把自己平静下来将来再想一下:在孩子出现的问题当中,我该承担什么责任,怎么样弥补?
你可以选择不说,写个小纸条给孩子试一试?由于写出来的东西是可以修改的,而在你情绪激动时候冲口而出的语言是没办法改变的——对孩子言语的伤害总是就如此导致了。
父母真的要与时俱进,跟上孩子成长的节奏,不可以说出话来非常落伍,如此你和孩子的距离就越大。
用心去知道孩子喜欢的东西,不要为我们的“不进步”找借口,心安理得地坐在一边去对孩子指指点点。父母对自己要严格需要,不断地充实自己,和孩子一块起跑——这也是所有出色爸爸妈妈们的一同点。正是因为爸爸妈妈的进步,孩子才能得以进步。
有个被父母带到我家进行管理的“富二代”小姑娘过去在和我谈到她的爸爸妈妈的时候,说:“他们整天就是应酬、购物、美容……我做什么要向他们学习啊?他们天天不学习,我也没看到他们多努力地工作,不是也过得非常不错?”
是啊!爸爸妈妈没给孩子一种学习的环境和动力,孩子是无法进步的。所以父母真的要多看书、上上网,关注一下社会焦点问题,看看在家庭教育方面有了什么新问题、新动向,依据大趋势去研究孩子、引导孩子。
只须想给孩子付出精力和时间的爸爸妈妈,必然会给资质平平的孩子一个不同的生活!